首页 > 风水 > 灵异 > 火葬风俗的起源

火葬风俗的起源

时间:2023-06-27 00:41:23 作者:本站作者 来源:茗卡通

  火葬风俗的起源,在亚洲,除古印度和中国外,日本和泰国等很早以前也都实行火葬。其中泰国实行火葬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历代国王死后都要实行火葬。

  火葬又叫“火化”,俗称之“熟葬”或“焚尸”,取以火焚尸使之化之意,是将死者装殓以后用火焚化,保存或扬撒骨灰的一种葬法。因其简便、卫生、经济、节省土地、木材,又防止疾病传染和环境污染,现已成为殡葬文化礼仪中被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的一种遗体处理方式。

  火葬比天葬、水葬的流传范围广泛,既是十几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葬法,又盛行于广大汉族地区,可以说是一种既古老而又现代的葬法。最原始的火葬方式是以纵火焚烧尸体后弃之不管,有人认为这种葬法最早盛行于古印度,后随佛教传人我国。《立世阿毗昙论》卷六载:印度“剡浮提人,若眷属死,送葬山中烧尸弃去”;《大唐西域记》卷二“病死”条对古印度葬法有这样的记述:“终没临丧,哀号相泣,……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一日火葬,积薪焚燎;二日水葬,沈流漂散;三日野葬,弃林饲兽”;上述皆为关于古印度火葬风俗的记载。除印度外,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实行火葬历史较长。在欧洲,公元前的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就曾实行过火葬,进人中世纪以后,火葬之风一度低落,直到公元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火葬再度兴起,在19世纪已遍及整个欧洲大陆。有的国家成立专门组织,颁布相关法令积极倡导火葬,如英国是近代欧洲第一个倡导实行火葬的国家,并在1874年成立世界上最早火葬协会,1884年颁布了火葬法;德国也于1887年成立火葬协会。到目前,英国的火葬率相当高,约占死亡人口的60~70%;其他欧洲国家也大致相似。
 

  在亚洲,除古印度和中国外,日本和泰国等很早以前也都实行火葬。其中泰国实行火葬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历代国王死后都要实行火葬。日本在19世纪中叶就有城市火葬场的设施,实行尸体集中火化,1873年日本明治政府曾一度发布火葬禁令,但两年以后即为废禁,现日本火葬场遍布城乡,火化率达90%以上。
 

  而实际上,中国各民族中火葬方式可谓。由来已久,火葬之法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还相当流行。火葬见诸古籍、有文字可考者在先秦时期,在先秦典籍中有关火葬的记载多集中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墨子·节葬下》载:“奏之西,有仪渠之国者(仪渠现在甘肃省庆阳西南一带),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吕氏春秋》也有:忧其死而不焚“的记述。在24史中有关我国少数民族实行火葬记载的还有许多,如《北史,突厥传》、《隋书,真腊传》、《太平御览》等都有关于以火焚尸的葬俗。
 

  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于氐羌人的火葬习俗后来逐渐影响到蒙古、彝、傣、怒、普米、拉枯、纳西、哈尼、畲、土家等少数民族;藏族只在活佛、上层喇嘛和贵族中实行火葬;而鄂伦春、景颇、德昂、独龙等族则限于恶疾致死者中实行;旧时蒙古贵族死后,将尸体置柴薪上用火焚烧,然后由寺庙喇嘛僧将其遗骨磨成粉,再以麦粉拌成饼状,贮放于山西五台山寺庙;而一般人则拾贮骨于木匣中存放;如傣族大佛爷死后先举行盛大拉尸典礼然后举行火葬,骨灰盛于瓦坛中,葬于寺后,有些则建一坟塔;西藏的夏尔巴人中也盛行火葬,先殓人土箱,抬到火葬场火化,然后拣少许骨灰撒进江河;甘肃的裕固族也盛行火葬;东北的赫哲族对烧死、淹死、吊死、被人打死和外边死去的则不准土葬,直接送尸火葬。

  火葬之俗同佛教在我国的流传不无关系。东汉初年佛教被印度僧人传人我国,火葬在我国民间及社会上的流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僧众死后焚身火化的影响下,火葬逐渐开始在民间流行开来,但在隋朝前实行火葬者的属少数。但是到了唐代晚期,宋朝尤其南宋时期火葬在民间已十分普遍,虽然朝廷都曾下令禁绝,但民间百姓“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势难遽革”,地方官吏也只得“姑从其便”。宋代还在城郊建立焚化院、化人亭之类的专门火化场所。元代火葬从江南等地发展到中原及北方的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及西南地
区的黔桂一带。据《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当时我国北起宁夏,西到四川,东达山东,南至江南的广大地区及不少的商业城市均有“人死焚其尸”的风俗,既使达官显贵也不例外。
 

  但在明清两代,由于对火葬采取严厉处罚措施,在《大明律·礼律·丧葬条》及《大清,律仪律》中规定对违反规定实行火葬者,实行了“仗一百”、“仗一百、流三千里”甚至“斩首”等刑罚’及其监督防范措施,正是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之下,在中国古代曾流传千年的火葬之法终为土葬所替代。
 

  为了禁绝火葬,帮助无钱购买土地的贪穷之家安葬亲人,历代朝廷还采取了一些诸如置官地,设漏泽园,立义冢,无主尸由官司代为埋葬等。在封建伦理道德和国家法律的高压下,宋元时期各地盛行的火葬之俗到明中叶后渐渐衰退,但最终并没有完全革除。究其原因,其一在于信仰佛教的贵族和官僚不管朝廷的禁令,我行我素,地方官府畏惧其权势也不敢把他们如何;其二是失去土地的穷人日益增多,但漏泽园、义冢毕竟有限’,且多集于城郊,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而火葬不需要钱财和土地,这就使得汉族的火葬之俗时断时续,却不能杜绝。清末在河南开封一带还流行对夭折幼童实行火葬的习俗。
 

  从历史上火葬的起源和流传上可以看出,火葬所以能够流行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佛教信仰的影响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丧葬观念,而这种观念与传统的灵魂在死后归天一致,导致人们遵循火葬习俗;

  2、少数民族丧俗的影响和人们的从众心理,尤其是上层人士的丧俗习惯影响到百姓的葬俗;

  3、地狭人众,人地矛盾的加剧,使土地高度集中,使贫民几乎无立锥之地,无法实行土葬,只得以火葬代之;

  4、祈禳心理的影响,如对夭折者或凶死者实行火葬以利于活着的人。正因为如此,造成了火葬在历史上一度盛行,成为汉族中,仅次于土葬的一种重要葬法。火葬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成为我国殡葬改革的发展方向。



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精彩推荐
什么样的地方安不适合葬?

什么样的地方安不适合葬?

什么样的地不能安葬?神前庙后不能安葬,如要选此地叫做占神灵风水,会引起神鬼之怒,其家凶祸无比;大井水塘,污水变色周围左右100米不可选地,因为明堂水要清澈不可沾污。什么样的地不能安葬?1、神前庙后不能安葬,如要选此...

2023-06-27
山东青岛人丧葬的习俗是什么

山东青岛人丧葬的习俗是什么

山东青岛人丧葬习俗,过去,老人年满六十,可以以称为享寿。所以,老人年过五十以后,做子女的开始为老人备丧。所谓备丧,就是给老人准备送老的衣物、棺木等。丧葬,在古六礼中属于凶礼,也是人生礼仪最后一件大事。人们总希望亡...

2023-06-27
美国墓地有哪些文化内涵

美国墓地有哪些文化内涵

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名人墓地历来是名胜景点,是朝拜盛地,也是旅游重点,几乎是人人必看的。在他们心中,公墓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的殿堂。在国外,墓地绝不是简单地埋人尸骨,而是一种文化,甚至...

2023-06-27
扫墓要注意什么

扫墓要注意什么

扫墓要注意什么?带子女一起拜墓,主子孙冒隆。拜墓时刻,以午前最好,下午三点以后,就要加以避免。顺道来参拜,这是不好的。殡葬文化之扫墓注意事项:自古以来,人们对传统文化当中的祭祀就非常重视。因此,祭祀就有一些规矩。...

2023-06-27
贵州苗人的洞葬文化

贵州苗人的洞葬文化

贵州苗人的洞葬文化,离贵阳城不远的高坡地区,有数量较多的洞葬遗址。甲定洞葬是其中保存的比较完整的一个,位于栗木山的半山腰上,这个洞为U字形,上下有两个洞口……离贵阳城不远的高坡地区,有数量较多的洞葬遗址。甲定洞...

2023-06-27
冰葬文化的起源

冰葬文化的起源

殡葬文化之关于冰葬的起源,冰葬起源于北美爱斯基摩人的葬俗。冰葬是将死者的遗体放置在液态氮气中进行处理。冰葬比传统火葬的效率要高出许多倍,而且不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殡葬文化之关于冰葬的起源,冰葬起源于北美爱...

2023-06-27
阿根廷殡葬文化

阿根廷殡葬文化

阿根廷殡葬文化,墓地看起来像是一个小镇,铺设有街道、花坛、长椅,当然,拱顶像家园。在他们的墓地里,游客可以看到图片,圣经,十字架……阿根廷是世界最著名的城市之一,因为它的美丽和历史,墓地就是其著名的一个方面。墓地看...

2023-06-27
西方过路式葬礼文化

西方过路式葬礼文化

西方过路式葬礼文化,安放死者的棺材被放置在一个橱窗内,来送别的亲朋好友可开着车经过橱窗时看一眼即可,甚至不用下车。但也有不少人对这种葬礼提出质疑。西方的葬礼一般是严肃而隆重,然而美国洛杉矶郊区康普顿市的一...

2023-06-27